預鋪防水卷材是由主體材料(如TPO)、自粘膠、表面防(減)粘保護層(除卷材搭接區域)、隔離材料(需要時)構成的,與后澆混凝土粘結,防止粘結面竄水的防水卷材。 預鋪TPO防水卷材施工時使用預鋪反粘法,即將預鋪TPO防水卷材空鋪在基面上,然后澆筑結構混凝土,使混凝土漿料與卷材膠膜層緊密結合的施工方法。預鋪反粘法較傳統的熱熔法和濕鋪法施工起來更加方便快捷,并可有效解決受作業面條件所限不適合其他工法施工的情況。比如地鐵、隧道以及部分垂直開挖的地下室工程,沒有條件用濕鋪法或熱熔法作業,只能采取預鋪反粘法進行施工。
預鋪TPO防水卷材的優勢
1)形成“皮膚式防水”解決竄水隱患。預鋪TPO防水卷材與結構層永久性粘結為一體,中間無竄水隱患;即使卷材局部遭受破壞,也會將水限定在很小范圍內,完全提高了防水層的可靠性,即便防水層存在破損點,或結構存在缺陷,只要兩者不重合便不會出現滲漏,即裂而不漏,漏而不裂。
卷材與基面沒有滿粘的“雨衣式防水”,竄水導致滲漏。
預鋪型TPO與基面滿粘形成的“皮膚式防水”,即使防水層破壞,也可避免滲漏。
2)無需保護層,減少構造層次
3)一層即可到達一級防水
4)無需找平層,對基層要求低,不受天氣基層潮濕影響,雨季施工及趕工期工程有其獨特的明顯優勢
5)防水性能不受主體結構沉降影響,有效防止地下水滲入
預鋪TPO防水卷材的發展
預鋪防水卷材最初是針對結構與卷材不能密貼問題而設計,例如地下室外墻不能開挖的情況。預鋪防水卷材不需要做保護層,因而對材料的力學性能要求更高。于2017年12月29日發布GB/T35467-2017《濕鋪防水卷材》、GB/T23457-2017《預鋪防水卷材》標準,并于2018年11月1日開始實施。替代原國標名稱為GB/T23457-2009《預鋪/濕鋪防水卷材》標準,2009版標準將濕鋪防水卷材、預鋪防水卷材兩類不同的產品放在同一個標準中,容易造成誤導,給設計師和施工單位,特別是設計師選材造成一定困擾,且在實際的工程運用中,這兩類產品的施工工藝明顯不同,暴露出了產品指標項設置和試驗方法與實際應用環境匹配度不高,部分產品問題效果較差,無法達到防水效果等問題,需要從標準上去重新定義與提升。因此將原標準拆分為《預鋪防水卷材》和《濕鋪防水卷材》兩項推薦性國家標準。于2019年1月4日發布《T/CBMF 43-2019 熱塑性聚烯烴(TPO)預鋪防水卷材》,并于2019年4月1日開始執行,《T/CBMF 43-2019 熱塑性聚烯烴(TPO)預鋪防水卷材》里增加了對卷材硬度要求,更好的柔軟度優化了預鋪防水卷材在處理施工節點的諸多不便,更利于預鋪防水卷材施工。兩項新標準提高了產品的各項防水性能指標,對生產材料、工藝、設備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標準的實施,可以更好的把控產品質量,從而進一步提升工程質量。
掃碼關注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