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彎、海灘、峭壁、裸巖、馬路、建筑,生活中到處都有石頭。石頭充斥著我們地球的表面,隨處可見,隨手可摸,石頭與我們秘不可分,地球是石頭的世界。
風之蝕,水之磨,浪之琢,年年歲歲,歲歲年年,他所包容著天成的神韻、凝固的歷史、無窮的奧秘,足可讓你究其一生。
石頭是藝術的。所謂“透、漏、皺、瘦”為石頭的藝術品性,那是人為虛設的。石頭的實質是硬性的,正如骨頭,他從來不講究表面如何,而是靠質量,靠品位。
石頭的骨頭是堅硬的,因而石頭可以做基石;石頭的容貌是美的,不朽的,因而有紀念碑,有石巖壁畫,有神路,有石獸,有石雕;石頭的皮質耐磨,它不怕做石階,做鋪路石,可任人來磨、來踩、來踏。石頭是建筑的,是生活的,因而它普遍為人們所用。
文化石的質量標準,我國正在征集修訂中.如何判斷它的優劣呢?
一、顏色,是否自然,用手摸,掉不掉色。要求廠家提供顏料的品牌。文化石用的是進口顏料,據說是世界上最好的,承諾保用50年。
二、石紋,是否清晰、自然、真實。文化石全是精選的天然石頭作母石,用技術將其完全復制。國內一些小廠是買大廠的文化石來將其復制。有兩個原因導致石紋不清晰:
1、母石,不是天然石,也不是大廠的新模出的每一次產品,模具已使用了無數次;
2、模具技術是文化石的核心技術之一。像硅膠、模具膠、乳膠,生產的產品,石紋都不清晰,有缺陷。
三、石材是否扭曲、變形。扭曲、變形的文化石,看起來是一種病態。主要原因是廠家的模具不過關,變形了。
四、表面的硬度。用指甲或金屬在文化石表面劃,掉灰越多,硬度就越低,產品使用壽命就越短。
五、稱重量,重量不能太重。
六、產品上墻后表面泛不泛堿。前期主要是了解其用的什么水泥,必須是低堿的硅酸鹽水泥。若用硫鋁酸鹽水泥,肯定是要泛堿的,若安裝完后,在表面涂抗堿材料,文化石又不自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