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水卷材施工時,平面和立面部位的防水層施工完畢并經檢查驗收合格后,宜在防水層上虛鋪一層瀝青防水卷材做保護隔離層,鋪設時宜用少許膠粘劑固定,以防在澆筑細石混凝土剛性保護層時發生位移。那在自粘卷材施工在外防外立面
由于地下防水層均處在同一平面內,如卷材搭接縫處理不好,就容易發生滲漏。所以,對平面和立面部位采用膠粘劑進行粘結的卷材搭接縫,必須用封口條進一步作封口密封處理,封口條的寬度為120mm,其粘貼方法是:裁下寬度為120mm的同種卷材封口條,在其表面和卷材搭接縫部位同時涂刷卷材膠粘劑或接縫專用膠粘劑,待膠層干燥至基本不粘手時,以搭接縫為中心線,將封口條對稱地粘貼在搭接邊上,并用手持壓輥滾壓嚴密,然后用建筑密封膏在封口條的接縫四周進行嵌縫密封處理,嵌縫寬度不應小于10mm。
02鋪設保護層
平面和立面部位的防水層施工完畢并經檢查驗收合格后,宜在防水層上虛鋪一層瀝青防水卷材做保護隔離層,鋪設時宜用少許膠粘劑固定,以防在澆筑細石混凝土剛性保護層時發生位移。保護隔離層鋪設完畢,即可澆筑40~50mm厚的細石混凝土保護層。在澆筑細石混凝土的過程中,切勿損失保護隔離層和卷材防水層。如有損失必須及時對卷材防水層進行修補,修補后再繼續澆筑細石混凝土保護層,以免留下滲漏隱患。
03砌筑臨時性保護墻體
在澆筑結構墻體時,對立面部位的防水層和油氈保護層,傳統的臨時性處理方法是將它們臨時平鋪在永久性保護墻體的平面上,然后用石灰砂漿砌筑單磚臨時性保護墻,壓住油氈及卷材。這一方法的缺點是結構墻體筑起后,需拆除壓住油氈和卷材的臨時性保護墻體,對油氈和卷材產生破壞作用,往往容易留下滲漏隱患。對于以上缺陷采取的解決方法是:砌筑單磚臨時性保護層墻體,第一皮、第四皮用石灰砂漿砌筑,中間兩皮用水泥砂漿砌筑。卷材防水層與第三皮磚墻平齊,第四皮磚只壓住甩頭油氈。
04澆筑平面保護層和抹立面保護層
油氈保護層鋪設完畢后,平面部位即可澆筑40~50mm厚的細石混凝土保護層,立面部位防水層表面抹20厚1:2.5~3水泥砂漿找平層加以保護。拌合時宜摻入微膨脹劑。在細石混凝土及水泥砂漿保護層養護固化后,即可按設計要求綁扎鋼筋,支模板進行澆筑混凝土底板和墻體施工。
05結構墻體外墻表面抹水泥砂漿找平層